湘西州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增长 增速放缓
2013年,全州消费市场克服了矿产企业销售大面积下跌,白酒行业销售严重下滑,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经营艰难等多种不利因素,在以石油、汽车为主的零售行业的拉动下,全州消费品市场运行仍保持平稳增长,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销售额增速同比双双放缓。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3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与全省持平,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38.8亿元,同比增长18.8%;限额以上个体和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141.6亿元,同比增长12.4%。从销售市场看,四大行业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68.6亿元,同比增长1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01.2亿元,同比增长17.9%;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8.9亿元,同比增长6.9%;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8.5亿元,同比增长15.6%,四个行业增幅较上年全部回落。
自年初以来,全州零售市场运行较为稳定,2-10月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一直保持在13.3%-13.5%之间,10月以后开始有所上升,年末达到13.8%。呈现出稳步增长、稳中有进趋势。
二、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各县市限额以上企业个数、比重及运行情况差距较大,县市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
201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8%,各县市增速在5.3%-17.8%之间。全州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共82家,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1.5%,各县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个数、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比重、限额以上企业运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见下图:
2013年各县市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及零售总额情况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
同比增长(%) |
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个) |
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万元) |
同比增长(%) |
限额以上法人零售额占比(%) |
全州 |
1804386.1 |
13.8 |
82 |
388125.6 |
18.8 |
21.5 |
吉首 |
639713.9 |
13.2 |
32 |
319624.1 |
19.7 |
50.0 |
泸溪 |
103667.3 |
13.0 |
5 |
4156.7 |
17.9 |
4.0 |
凤凰 |
306913.4 |
17.8 |
9 |
11025.4 |
31.0 |
3.6 |
花垣 |
107939.8 |
5.3 |
6 |
3240.3 |
-42.9 |
3.0 |
保靖 |
86788.2 |
13.0 |
3 |
2023.2 |
7.3 |
2.3 |
古丈 |
40020.8 |
12.9 |
4 |
2566.2 |
-6.1 |
6.4 |
永顺 |
254168.2 |
13.1 |
5 |
18519.7 |
21.3 |
7.3 |
龙山 |
265174.5 |
15.6 |
18 |
26970.0 |
21.9 |
10.2 |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吉首市:零售总额639713.9万元;凤凰县:306913.4万元;龙山县:265174.5万元。增速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凤凰县、龙山县、吉首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总额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吉首市:319624.1万元;龙山县:26970.0万元;永顺县:18519.7万元。从各县市消费市场及限额以上企业运行情况来看,限额以上企业运行情况好、占比重高的县市消费市场运行更为稳定。
(二)零售业有力支撑消费市场,占零售市场份额8成以上
2013年,全州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7.1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5%,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含法人和个体)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8亿元,同比增长18.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5大类商品中,对限额以上零售业拉动较大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8%;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19.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4亿元,同比增长30.3%。
(三)高端住宿餐饮业经营遭遇“严冬”
在中央改进工作作风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政策的约束下,全州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增速明显减弱。2013,全州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9.2%,较去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零售额1.1亿元,下降4.8%;餐饮业全年累计零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要是以家庭、个人消费为主的限额以下餐饮业的拉动。2013年,全州营业的2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中,16家营业额负增长,占总数的64%。民族宾馆、金领国际酒店、民族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老牌龙头企业营业额全部下滑,降幅最大的达到48%。
(四)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全年持续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支撑作用明显
2013年全州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部零售额增速5个百分点。2013年全州限额以下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亿元,同比增长12.4%。2月以来,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8.6%-25.8%之间,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增速一直明显高于全部零售额水平,有力支撑了全州消费市场的平稳运行。
(五)消费内容趋于多样化,消费市场热点纷呈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5大类主要商品零售额看,2013年全州市场消费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石油、汽车等大宗消费品稳步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州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增长。二是受刚性需求和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吃、穿、用类等基本生活用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如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0.3%,其中食品类增长34.7%,饮料类增长20.4%,烟酒类增长2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3%,其中服装类增长19.7%,鞋帽类增长20.1%;日用品类增长37.6%。三是通讯器材类、文化健康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购买时尚智能手机成为年轻人的追求。2013年,限额以上企业中,通讯器材类增长252.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3%;书报杂志类增长21.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4.1%。
三、消费品市场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尽管2013年全州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但一些影响和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销售市场四大行业增幅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平稳增长,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但销售额、营业额增幅同比明显回落,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和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8和2.5个百分点。全年批发业销售额168.6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201.2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较上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18.9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9.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28.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回落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点:一是酒鬼酒公司受塑化剂事件、“禁酒令”及白酒行业调整等多重影响,生产经营持续下滑,销售额大幅下降;二是我州矿产企业生产受价格低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长乏力,导致矿产品批发企业销售额下滑。三是受政策影响,定位于公务、商务接待的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经营受到明显冲击,绝大多数企业营业额负增长或低速增长。
(二)大宗消费品比重过大,消费结构有待调整升级
2013年,全州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的商品零售额合计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所占比重达72.5%,全州消费品市场受这两类商品影响过大。
2013年,随着吉茶高速、吉怀高速的开通带来物流、车流大幅增加,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龙永、永吉、张花、凤大高速公路建设,带动全州成品油销售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8.0%,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7个百分点,拉动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汽车市场从年初以来持续快速增长,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亿元,增长19.1%,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因占零售额的比重过大,当这两类商品消费增长放缓时,会对全州消费市场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州消费结构有待调整升级,且任重道远。
(三)农村流通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我州大多数商贸企业规模较小,辐射面较窄,农村市场环境落后、商品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2013年,全州农村市场实现的零售额仅占总零售额的18%,农村流通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四)政策效应减弱,市场缺乏新的增长点
今年,汽车消费、通讯器材消费、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等一些消费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的较快增长,但是随着促消费政策的结束,支撑消费增长的驱动力略显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继续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出台鼓励节水产品、家庭自给式太阳能产品等消费政策,但这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缓慢,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目前,市场已走出上一轮高速增长时期,短期内新的、大的消费热点形成有待时日,难以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四、对消费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植商贸龙头企业,推动新兴业态发展
2013年末,全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56家,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9家,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14家。大多数批发零售业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13年8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州要积极采取措施,乘势而为,加快完善我州流通体系建设,加强我州在区位上的集散和辐射能力,大力培植商贸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信息支持和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帮助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实施对周边县市辐射力度。同时要注重发展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仓储商店、中小型连锁综合超市,满足居民消费便利化要求,为消费者在本地消费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好的消费环境。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消费拉动内需
2013年,全州接待旅游人数2322.8万人,同比增长23.2%;旅游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37.5%。旅游业的发展能有力的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我州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要提升住餐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逐步与现代化的住餐业水平相衔接,以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费潜力才能释放出来。要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做到城乡居民增收和经济增长同步。要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重点解除中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增加其消费预期。从增收、减负、增强社会保障和加强市场建设等方面拉动消费不断增长。
(四)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针对住房、汽车、旅游、休闲、信息、教育等新兴消费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一方面生产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丰富商品种类;另一方面商业企业要不断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深入研究市场和消费变化的新特点,组织好与之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空间,分层次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五)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快农村市场商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农村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镇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建立良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提供信息支持,努力构建新型农村贸易网络体系,畅通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助推农村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