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湘西州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4月湘西州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0 字体大小:

20214月,在清明小长假的带动下,我州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22.1%累计增长27.2%增速较上月回落2百分点消费市场发展压力初现

、消费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旅游带动效应持续提升

清明小长假期间州内各大景点三天累计接待游客量达1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93%174.42%。游客居民的消费意愿继续释放,限上住宿企业营业额当月同比增长60%累计增长56.7%;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当月同比增长67.4%累计增长77%

(二)大宗商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清明小长假的带动下,自驾游、乡村游游客热捧,州内及周边居民旅游出行活动频率增加,加之油价较去年同期回升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呈现较快回升势头。本月,限上企业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增长34.8%累计增长31.7%汽车消费市场交易依然活跃,限上企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增长24.6%累计增长41.1%

(三)商超消费回落明显

去年在疫情防控环境下,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我州在去年4集中发放工会节日慰问消费券,州内主要商超销售火爆。今年无政策刺激,商超消费回落明显。粮油、食品类当月同比下降2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当月同比下降60.4%,日用品类当月同比下降9%

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吃类商品增速回落明显

今年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因疫情防控需要设置的定点消费市场取消,居民消费恢复常态化,消费去集中化趋势明显。此外,受消费政策变化企业经营规模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州部分超市粮油、食品类商品销售出现下降。湘西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永顺县佳又多商贸有限公司、龙山县世纪华联商贸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市销售的粮油、食品类商品占全州吃类商品的比重为75.6%,受此影响全州限上企业吃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当月同比下降22.9%增速较上月回落24.8百分点吃类商品增速回落明显。

(二)限上结构单一,抗风险

我州限上贸易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部分行业企业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企业运营情况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情况时有出现,难以客观有效反映我州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湘西自治州和盛堂百货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退库后,全州穿类商品零售额呈现断崖式下降, 1-4,全州穿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下降21.7%,增速较上月回落13百分点。目前全州暂无同类型单位入库,预计未来我州限上企业穿类商品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三)消费升级动力不足

80后”和“90逐渐为消费市场主力,这一消费群体更注重品牌化、个性化、小众化以及体验感。家庭开支费用已经从“必需品”向“非必需品”慢慢转变,如交通、娱乐、教育、奢侈品和金融产品等,在家庭开支中的比例大幅增长。但目前我州消费有效供给不足,无法满足这一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上购房挤出效应显现,消费升级内生动力不足。1-4,全州限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下降14.6%,化妆品类商品零售业增速同比下降35.3%家具类商品零售业增速同比下降26.3%

三、后期形势预判及工作建议

当前我州经济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消费市场发展依然面临压力,吃穿类商品增长动力不足,初步预计下季度我州消费品市场增速将逐步放缓,整体呈现高开缓落的趋势。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限上单位培育

目前我州限上贸易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涉及行业类别集中,特别是涉及吃穿用商品的限上企业主要集中在超市。超市经营极易受政策、环境、客流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情况波动性强,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相关部门要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加快商贸企业升级培育,拓宽培育范围,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充分客观的反映全州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二)提振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近几年,我州优质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销售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政府相关部门要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产销对接,在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的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申报,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提升品牌产品销售规模,培育一批优质销售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在用好淘宝、天猫等大平台的影响力和流量的同时,运用好抖音、快手做直播带货,销售模式要紧跟消费者需求建立自有产业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特色消费商圈促进消费升级

新的消费群体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更高,消费市场提质趋势愈发清晰明了。加快特色消费街区建设,以商圈建设为契机,加快步行街品质化升级,体现我州特有的民俗风情,使之成为现代化商业集聚、便利化时尚中心新地标。以文旅为纽带构建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开发特色消费商圈,适度引进一线品牌提升消费层级,增强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游客、居民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潜力。同时加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业态的引导力度,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强化线下体验的同时向线上延伸,形成互补优势,拓宽经营领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