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大小不但影响工业的产业结构,同时也会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湘西州的工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资源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2013年湘西州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2013年,湘西州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5.1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3.4亿元,同比下降0.6%。
二、工业投资运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2013年湘西州工业投资增速为8.3%,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21.7个百分点,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低44.6个百分点,比民生投资增速低118个百分点。
2013年工业投资及工业技改投资增速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为-0.6%,比工业投资增速低8.9个百分点,比湘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30.6个百分点,仍是三年来的最低点。
(二)产业之间冷热不均,部分行业投资低迷
2013年,采矿业完成投资7.3亿元,同比增长36.3%,增速比工业投资增速快28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0.3亿元,增长34.2%,增速比工业投资增速高25.9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37.5亿元,增长-0.9%,增速比工业投资增速低9.2个百分点,制造业二级行业中,工业投资实现正增长的有14个,完成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58.2%,工业投资实现负增长的的11个,完成投资15.2亿元,增速为-35.9%,占制造业的40.5%。制造业工业投资成绩最亮丽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05.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居制造业第二位,增速为485.3%。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分别下降73.2%、49.2%、45.9%、43.3%和38.8%。
(三)项目增加,但新开工项目数明显减少,平均投资规模缩减
2013年全年工业项目188个,同比增长6.2%;计划总投资185.7亿元,同比增长10.8%,平均投资规模为9878万/项目,同比增长4.3%。其中新开工项目109个,同比下降3.5%;计划总投资52.4亿元,同比下降14.1%,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仅为4807万元/项目,同比下降10.9%。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和平均投资规模缩减,说明企业对投资还是较为谨慎的。
三、工业性投资存在问题
(一)县市区发展不平衡
2013年,县市工业增幅高于全州工业投资平均增幅的有四个县,分别是吉首市增长32.5%、凤凰县增长42.5%、古丈县增长96.8%、永顺县增长36.4%。低于全州平均增幅的有四个县,分别是保靖县增长6.3%、龙山县增长3.2%、泸溪县下降19.3%、花垣县下降32.4%,幅增出现负增长的泸溪县完成工业投资5.5亿元,同比下降19.3%;花垣县完成工业投资8.4亿元,工业投资增幅最高的县和最底的县市之间差了129.2个百分点。从总量看,全州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州府吉首市,2013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4个亿,占全州工业投资完成额的25.4%,是全州工业投资最少县投资额的3.3倍。
地区名称 |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
本年(亿元) |
上年同期(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
|
湘西州 |
55.1 |
50.8 |
8.3 |
|
吉首市 |
14.0 |
10.6 |
32.5 |
|
泸溪县 |
5.5 |
6.8 |
-19.3 |
|
凤凰县 |
4.2 |
3.0 |
42.5 |
|
花垣县 |
8.4 |
12.4 |
-32.4 |
|
保靖县 |
5.3 |
5.0 |
6.3 |
|
古丈县 |
5.5 |
2.8 |
96.8 |
|
永顺县 |
6.2 |
4.5 |
36.4 |
|
龙山县 |
6.1 |
5.9 |
3.2 |
|
(二)重大工业项目较少,工业投资缺少支撑点
2013年湘西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254家,工业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值超亿元企业仅66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全州唯一的上市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工业总产值14.9亿元,由于今年受塑化剂和禁酒令的影响,本年总产值仅为上年产值的43.6%,前景尚不可知。188个工业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有23个,占工业在建项目总数的12.2%;其中新建亿元项目8个;10亿元及以上项目仅有2个,均属续建项目,仅占工业在建项目总数的1.1%。大部分项目落地慢、推进速度慢、建设周期长。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仅55.1亿元,仅完成计划投资的29.7%,完成率低,新开工项目109个,同比下降3.5%;计划总投资52.4亿元,同比下降14.1%。在一定时期内全州没有较大的新工业投资项目和生产线投产,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工业投资缺少支撑点,工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三)工业经济总量小,投资额偏低,拉动经济动力不足
从近五年湘西州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工业经济总量较小,近五年来工业实现增加值占湘西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在34%左右,全州工业投资额偏低,近五年来每年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2013年,全州仅实现工业增加值125.4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全州工业投资额55.1万元,只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20%。由于湘西州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导致工业投资额偏低,工业经济对全州经济的拉动力不足。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投资缺乏区位优势,招商引资难
由于历史、自然等条件的限制,湘西州在全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尽管几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但与其它大多数地区比较,交通条件还不十分便利,尤其是州内群山林立,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较少,严重制约着工业投资,因此,湘西州工业投资环境欠,无区位优势,招商引资难度大,企业贷款难、筹资难已成为影响湘西州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促进湘西工业投资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湘西州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湘西山地资源丰富,全州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堪称华中“生物基因库”和“中药材宝库”,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矿产资源丰富,在州域内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二,钒矿遍及全州,有“锰都钒海”之称,全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万亿元以上。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0多个国字号生态和文化旅游品牌,荣膺“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去处”,“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已蜚声海内外。湘西工业要提速发展必须立足生态优势,围绕优势资源做文章,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努力把工业生产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做好基础工作,逐步推进。要加强对外宣传,把湘西的旅游资源、特色产品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向客商进一步推介湘西的发展优势,展现投资湘西的美好前景,吸引客商投资创业,着力加大工业项目推进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扶优限劣,优化工业投资结构
在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的同时,要处理好结构调整和扩大规模的关系,在扩大工业投资规模中加强结构调整,在调整结构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要加大对水电业、生物医药、饮料食品业等产业投资力度,提高经济效益。在项目选择上要着眼于长远利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因素,力求避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同时,要有效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要改变不顾条件一哄而起,搞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建设一些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工业项目。坚决控制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和明显超出市场需求的投资项目。
其次我州工业投资外延化的倾向较为普遍,内涵型技术改造相对较少,今后我们要在工业企业技改技术改造上下功夫,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我州工业投资结构。
(三)加快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企业入园
截止2013年底我州共有3个经开区和4工业集中区,我们要以经开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优化工业投资布局,加快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实施工业重心转移,把工业企业向经开区和工业集中区转移,尽快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湘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认真做好清理整顿和提升园区的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州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较晚,州内财政收入有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又是资金,因此我们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各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使项目进得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