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8-07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五大建设四个湘西两个率先发展思路,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全州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展望后势,下半年全州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回升,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实现较快增长,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仍需付出较大努力。

      一、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今年来,全州上下积极克服年初经济低迷开局的影响,自4月全州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呈现企稳逐月回升迹象。据初步核算,1-6月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总体趋好。一是农业发展平稳。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6亿元,同比增长4.1%。农业生产进展顺利,已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68.8万亩,完成春播粮食作物面积228.3万亩。柑桔品改低改进度加快,完成品改面积2.018万亩,低改培管面积8.708万亩;春茶加工营销形势平稳,实现产量712吨,产值2.46亿元。畜牧生产形势趋好,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9.96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6150吨。出栏生猪、牛、山羊、家禽分别同比增长2%3.2%15.3%0.7%。二是工业生产逐步回升。上半年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1.9亿元,同比增长2.5%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医药制造业为主的轻工业实现恢复增长,实现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由于矿产品市场价格有所上涨,部分企业恢复开工以及新建投产企业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有所回升,累计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同比增长2.4%,比1-5月回升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州新进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亿元,增加值0.6亿元,对全州工业生产回升起到了拉动作用。三是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全州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1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上半年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1308.1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旅游创汇总收入2154万美元,同比增长83.5%

  ()三大需求增长稳定。一是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7亿元,同比增长21.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下降14%,二、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8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0.2%。亿元以上项目显著增多。上半年全州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91个,与上年相比增加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8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州投资完成总额的58%,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上半年完成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比上月增加2.6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2%二是消费市场趋活。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同比增长12.7%。城乡市场呈现同步发展,城镇市场仍居主导地位。城镇实现零售额75.2亿元,同比增长10.4%;乡村实现零售额14.6亿元,同比增长14.4%。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刚性需求商品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2% 28.5%30.6%。三是外需逐步回暖。上半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6154万美元,同比下降46.1%,比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全州内外引资呈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1856万美元,同比增长149.8%;实际利用内资88.5亿元,同比增长37%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一是农业产业化培育加速。今年上半年,全州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社155个,新增成员1450名,全州农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105个,成员6.6万名,占全州农户数的比例达到11.87%,带动农户11.3万户。二是非公有制工业比例提升。上半年,全州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1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例为88.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同比增长111.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5.1%。三是服务业比重提高。上半年,以金融、通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众服务等行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8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四是园区经济稳中趋好。上半年,全州纳入统计范围的7个产业园区入园企业个数259家,本年新增入园企业6家;期末从业人数29493人,同比增长3.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16.5%。五是自主投资加强。上半年,全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20.1%,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4.8%。在全部投资资金来源中,本年到位资金105.2亿元,增长9.9%,其中自筹资金增长55.3%,占到位资金的比重为54.8%,保持上升态势。

  ()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一是工业效益质量好转。1-5月,全州224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4家,比一季度减少11家。全州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1.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8.9%,比一季度回升4.3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完成较好。上半年,全州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8.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9%,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8%三是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州完成财政总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税收收入10.7亿元,增长10.6%;非税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4.1%

  ()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一是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据初步,今年上半年全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07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8160元、2761元,同比分别增长9.4%10.8%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二是城镇就业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州城镇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4.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万人,同比增长5.2%,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行业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加0.24万人、0.16万人和0.13万人,居于从业人员增长前三位。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27.9亿元,同比增长15.6%,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8605元,同比增长7.4%三是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2.7%,涨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1%,涨幅比上月低0.2个百分点。四是保障房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全州开工建设廉租房2912套,开工率为60.2%;开工改造城市棚户区15455户,国有工矿棚户区1257户,开工率分别为79.5%84.3 %。五是民生支出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州完成财政总支出73.4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民生支出50.2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财政支出增速1.1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增产增收乏力。我州农村基础设施底子薄、条件差,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增值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今年来,州内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化肥尿素、钾肥等农资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10%,种子每公斤价格同比上涨了10-20%,导致农民生产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全年增产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

  ()工业结构单一,优化提速较难。今年上半年,占全州规模工业企业总数62.3%的锰锌生产企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现有产能得不到完全释放,生产低迷态势未得到根本扭转,对全州工业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以现代电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产业的比例极低;饮料制造业受到行业调整和市场影响,生产经营继续下滑。虽然今年来新进了4家规模以上工业,但是由于生产时间不长,产业尚未成型,对全州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不太明显,导致全州工业发展缺乏多极、有力的支撑点,工业经济实现稳定较快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传统消费乏力,新增长点有待挖掘。从上半年全州消费市场来看,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未能扭转持续下滑的态势,1-6月零售额分别下降18.8%5.9%,降幅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剧。全州31家限上住宿餐饮企业中,高档住宿餐饮企业客流量明显减少、营业收入大幅降低,有1家停业,营业额负增长企业16家,其中降幅在30%以上企业7家。上半年,全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增速放缓,石油及制品业、汽车销售业、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上年热销行业,今年增势纷纷放缓;其中石油及制品业,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3个百分点;汽车销售业同比下降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1.5个百分点。

  ()要素供给趋紧,投资后劲乏力。一是资金保障乏力。上半年全州在建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05.2亿元,同比仅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9.1个百分点,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21.6%的增速;项目建设单位各项应付款合计29.7亿元,同比增长68.2%,投资主体债务负担持续加重。二是新开工项目跟进缓慢。今年上半年,全州新开工项目13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7个;项目平均规模512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9万元;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同比增长20.5%,低于全州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三是工业投资偏弱。全州完成工业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1.1%,低于全州投资增速,对全州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同时对工业发展后劲造成一定影响。

  三、对全州后期经济发展的建议

  ()抓基础、抓产业,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后劲有力、增收有效。一是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的投入,加强对农村饮水、灌溉、道路、住房、能源、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项农业保险、补贴以及扶贫等惠农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建设,做好农业特色产业作物的田间培管、病虫防治,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对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进一步发挥州内营销大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效益增长,确保农民增收。

  ()抓要素、抓整合,加快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提质。一是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协调和监督等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完善支持地方财政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合理加大对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推动和扶持;科学调配生产要素,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及相关社会保障体系。二是积极推动企业自身加强管理、创新发展。加快对州内骨干工业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实现规模有序扩张;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着力完善市场营销机制,增加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抓项目、抓资金,有效促进项目投资发展加速、结构优化。一是加快完善手续上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多渠道筹集重点项目资金,尽快启动符合国家、省州规划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办理未开工项目的相关手续,抢抓工期上项目,确保项目投资的持续性。二是继续优化投资结构。要加快以交通、新能源、水利、民生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民生项目投入,大力引导和支持民间资金进入项目投资领域。三是统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全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求,尽早推动全州特色小城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乡镇加大投入开展改造,推动全州新城城镇化建设有序发展。

  ()抓民生、抓消费,加强促进社会民生保障到位、惠及大众。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尽快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进社会保障管和服务,以尽快达到城乡居民全民社会保障的应保尽保。二是扩大就业范围。支持和促进本地企业发展,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有效改善就业环境;合理引导和鼓励多渠道创业、转移创业和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二是促进消费增长。切实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有效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加城乡居民掀起消费倾向;加强市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有效降低消费成本。

  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后期走势预判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我州实施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从宏观上来看,虽然国家取消了对限制开发地区的GDP目标考核,降低了目标和要求,但是从客观来看,我州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达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全州经济社会仍需稳步加快发展。特别是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州视察后,国家和省高度关注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给我州进一步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

  ()有利因素分析。一是我州工业主要产品锰锌的市场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从四月以来,价格呈现连续小幅上扬,虽有部分企业仍持谨慎态度对市场进行观望,但至本月部分企业已逐步恢复开工,全州部分锰合金企业产量和开工率均处于双双回升的态势;加上上去年同期因工业企业大面积停产造成工业基数较低,今年全州工业将保持低速缓慢增长态势。二是从财政支出来看,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州关于厉行节约政策的形势下,全州三公经费支出逐年减少,但是一方面今年我州积极落实调资措施,在增加了人民收入、扩大人们消费欲望的同时,财政支出得以加大;另一方面我州为全面落实省委3号文件要求,积极推动我州基层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加快发展湘西经开区和农村村小和教学点建设,加上城乡同建同治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卫生、交通等民生事业支出将进一步加大。三是今年我州大力实施绿色湘西工程、人居生态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着力完善旅游发展总规和专项规划,加快精品景区的建设和旅游品牌创建,全州旅游形势向好,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超过去年同期,带动交通、物流、消费、文化产业、加工业等关联行业产业发展。

  ()不利因素分析。一是消费下行压力较大。我州城乡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在住房、教育等方面预期支出增大,防养老、防生病等预防性动机导致轻消费,重储蓄的消费观念表现突出,部分居民生活必须品物价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加上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快速,网络购物成为消费热潮,对传统实体经营的消费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二是能耗任务完成较难。去年下半年全州的经济一直在低位运行,是由高到低,造成今年下半年能耗同期数较低。今年来少数重点行业及少数重点企业能耗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能耗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南方水泥厂共消费能源4.46万吨标准煤,是上年同期能源消费量的2.1倍,同比增长113.9%),加大了全州下半年节能降耗的压力。三是投资后劲不足明显。从当前投资结构和形势来看,一方面由于龙永、永吉高速已经过了投资高峰期,上半年两条高速的投资完成额呈现下降趋势,下拉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初步显现;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对今后房地产市场走势保持谨慎,全州土地购置面积、土地购置费、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 等房地产开发先行指标降幅明显,后期我州房地产开发难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影响全州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综上所诉,虽然存在较多不利因素,但是全州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但完成今年全州GDP增速10%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2014年我州GDP全年增速为8%左右。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