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首市委、市政府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力度,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发展基本稳定,其它营利性企业发展良好。
一、规上服务业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吉首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基本稳定,其他营利性企业发展良好。全市3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13家其它营利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64万元,同比增长29.19%。
(一)行业发展差异加大,重点监测行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涉及11个行业大类,行业覆盖面广泛。如下表:
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业 |
单位数 (个) |
营业收入
(万元) |
增速
(%) |
道路运输业 |
5 |
12841.2 |
-4.46 |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
1 |
108.9 |
38.02 |
仓储业 |
2 |
3149.0 |
94.48 |
邮政业 |
3 |
10219.3 |
14.47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5 |
71805.8 |
-0.2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 |
461.5 |
177.51 |
物业管理 |
2 |
305.2 |
-33.49 |
*商务服务业 |
9 |
5024.2 |
22.59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1 |
178.0 |
-15.76 |
*居民服务业 |
3 |
900.7 |
32.67 |
教育 |
1 |
227.1 |
-10.7 |
注:带*行业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
(二)就业吸纳稳步增长,应付职工薪酬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7122人,同比增长0.76%,规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2.13亿元,同比增长9.82%;从业人员月平均薪酬达4981元,同比增长8.97%。其中,邮政业从业人员月平均薪酬最高,达9008元,同比增长28.41%;房地产业人均报酬最低,为1780元,同比增长9%,主要由于物业管理业企业清洁工工资较低,拉低了该行业薪酬的整体水平。
(三)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营业规模扩大,利润略有增长。在银行降息及融资渠道拓宽等利好影响下,企业营业利润增高。上半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共支出营业成本7.25亿元,同比增长12.4%,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10.03亿元,同比增长4.9%。
二、 规上服务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行业差异较大。当前吉首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服务业行业差距大,各行业普遍缺少像工业中的酒鬼公司一样能引领一个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连锁效应,并且大部分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服务水平难以跟上行业领先水平。
(二)行业发展不均衡,空白行业多。分行业看,3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有9家属于商务服务业,5家属于道路运输行业,5家属于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因此,这三个行业形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好坏。分行业大类来看,规模以上服务业纳入统计的32个行业大类中,吉首市只有11个行业大类涉及统计报表单位,还有21个行业大类,也就是66%为空白。空白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服务业,铁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
(三)其它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少,发展现状堪忧。上半年全市其它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仅13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64万元,与吉首市的服务业发展现状不相符。
三、对规上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服务业规划,切实填补一些重点领域的规划空白,通过对商务服务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等重点规划的评估,着力推动各重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大力开展规模以上企业培育、个改企、进出口企业培育等工作,为服务业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要抓好服务业招商,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全市服务业整体发展。
(二)突出引导培育服务业发展重点企业。结合实际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重点引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当前全市没有一家国家重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现状。
(三)突出制定扶持政策协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困难。要积极应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一些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从经营环境、税费、融资成本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控机制,为企业发展搭建起政府引导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