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4.1%,工业生产增速缓慢,和上月相比呈快速下滑趋势。
一、全州规模工业生产现状
(一)锰、锌冶炼行业生产双双快速下滑
我州主导行业锰锌冶炼行业3月份当月生产快速下滑,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当月增速下降59.2%,累计增速下降30.1%,和上月累计增速相比下滑44.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当月增速下降27.3%,累计增速增长21%,和上月累计增速相比下滑46.5个百分点。
(二)轻工业生产缓慢,重工业快速下滑
一季度,全州轻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9.7%,与上月相比下滑2.6个百分点。轻工业生产的下滑,主要是纺织服装业和医药制造业下滑所致。而重工业生产由于环保、矿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原材料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重工业生产快速下滑。一季度,全州重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3月当月增速下降28.1%,累计增速同比下降0.4%,与上月相比下滑了30.4个百分点。
(三)大中型企业生产下降4.6%
今年全州共4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有4家,中型企业有40家。作为我州工业重点支柱企业今年以来生产也呈下滑态势,一季度44家大中型企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下降4.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6.1%;实现利税2.7亿元,同比下降0.5%。
(四)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下滑5.6%
截止到3月份,我州共拥有3家省里工业园区,6家工业集中区,一季度全州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共实现增加值9.5亿元 ,同比下降5.6%。其中湘西经开区(区内)2亿元,同比增长33.4%;吉首经开区0.6亿元,同比增长3.3%;永顺经开区0.16亿元,同比增长34.4%;泸溪工业集中区2.5亿元,同比下降35.3%;花垣工业集中区2.4亿元,同比下降1.5%;保靖工业集中区1.4亿元,同比增长35.6%;凤凰工业集中区311万元,同比增长47.1%;古丈工业集中区0.2亿元,同比增长49.6%龙山工业集中区0.19亿元,同比增长14.6%。
(五)集体企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呈负增长
一季度,全州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12.9%;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415万元,同比增长57.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3.4%;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44万元,同比下降35.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下降26.7%。
(六)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
一季度,水泥62.8万吨,同比增长20.2%;白酒1986千升,同比增长47.1%;电解锰9.7万吨,同比下降17.3%;电解锌6.9万吨,同比增长38.7%;硫酸7.9万吨,同比下降24.5%;锰矿石19.9万吨,同比下降31.1%;锌精矿3.7万吨,同比增长23.8%;磷肥0.1万吨,同比下降43.8%;发电量1.6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64.4%。
(七)各县市工业发展不平衡
从各县市工业发展情况看,全州除泸溪县呈负增长外,其余县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古丈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34.6%;永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7.3%;凤凰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增长32.9%;吉首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24.5%;保靖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0.1%;龙山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21.9%;花垣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0.7%;泸溪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下降27.6%。
二、我州规模工业生产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我州主导锰产品价格没根本性转变,而且还继续下跌。
截止至2015年3月底,电解锰市场价格在11300元/吨左右,比上月下跌280元/吨,比去年同期跌了4.6%。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但锰企业生产成本却超过13000元(仅电费7000度*0.6元/度+锰矿10吨*800元/吨=12200元),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进一步萎缩,造成企业没有利润,甚至出现越生产越亏损地步,电解锰企业生产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导致企业停产增多。截止3月份,电解锰产量同比下降17.3%,锰冶炼行业增加值下降30.1%。
2015年电解锰电解锌价格变动情况(每月平均含税均价) |
|
|
|
|
元/吨 |
项目 |
工业品出厂 |
电解锰 |
电解锌 |
今年价格 |
去年价格 |
今年价格 |
去年价格 |
1月 |
11800 |
12650 |
16100 |
15000 |
2月 |
11580 |
12500 |
16130 |
14900 |
3月 |
11300 |
11850 |
16050 |
14760 |
截止2015年4月8日 |
11350 |
|
16080 |
|
历史上最高价 |
32000(2007年6月) |
33000(2007年7月) |
历史上最低价 |
7500(2006年2月) |
8500(2008年) |
2.受环保整治和价格下跌因素,锰锌冶炼企业停产多
由于今年2月底我州开始环保整治和受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当月停产企业有50家,比上月多停产12家,占全州272家规模工业总数的18.4%,其中,电解锰行业51家企业中有23家停产,占行业总数45.1%,停产面近一半。电解锌行业12家有4家停产,占行业总数33.3%,停产面三分之一。锰锌行业大规模停产,导致整个行业开工率不足,产值上不去。而锰锌行业占我州规模工业总量的70%以上,锰锌企业的大面积停产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下拉影响。
3月份规模工业企业停产情况表 |
县市 |
规模企业户数 |
停产企业户数 |
停产面(%) |
全 州 |
272 |
50 |
18.4 |
吉首市 |
62 |
3 |
4.8 |
泸溪县 |
42 |
20 |
47.6 |
凤凰县 |
20 |
1 |
5 |
花垣县 |
44 |
11 |
25 |
保靖县 |
25 |
9 |
36 |
古丈县 |
22 |
6 |
27.3 |
永顺县 |
27 |
0 |
|
龙山县 |
30 |
0 |
|
3.重点行业和部分重点企业生产下滑。
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1-3月增加值同比下降30.1%;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3%;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1%;1-3月,泸溪县鑫兴冶化有限公司产值同比下降45.6;保靖县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27.7%;湖南金天铝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8%;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比下降21.1%。这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生产下降严重造成了全州工业经济的整体下滑。
(四)部分县市与上月相比下降快速
3月份当月我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负增长,同月比下降22.5%,其中泸溪县3月增加值速度当月下降63%,累计下降27.6%,比上月下滑46.4个百分点;;花垣县3月增加值速度当月下降7.8%,累计增长0.7%,比上月下滑3.6个百分点;保靖县3月增加值速度当月下降55.8%,累计增长0.1%,比上月下滑17.3个百分点。而这3个县市的总量占我州规模工业总量的60%以上,他们生产的快速下滑对我州工业生产造成快速下拉影响。
三、对下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建议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巩固锰锌整合成果,引导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鼓励企业整合发展、抱团发展,提升“湘西矿业”品牌。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精深加工,打造大型矿业集团;致力锌系列新材料开发,突出抓好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工业技改、州校科技创新合作、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加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湘西厚重的文化整合,完善民族工业品生产,建立规范有序、完整的旅游产品市场,真正实现我州的文化产业变成实体产业的飞跃。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毫不动摇地推进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铝、钒、钾、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抓好湘西经济开发区扩规修编和项目入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大力支持泸溪工业集中区、花垣工业集中区、保靖工业集中区、凤凰工业集中区、古丈工业集中区、龙山工业集中区六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基层设施建设及新项目入园。
(三)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适应市场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积极应对的思想,消除等待观望的心理,在危机中寻找市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一是实行严细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加大企业内部管理考核力度,搞好节能降耗和节支增效指标的分解落实;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工艺消耗和资金占用;进一步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营销创新,完善营销策略,建立快速反应的营销机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四)狠抓项目建设,释放新增产能。
一是不断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完善工业项目库,确保工业项目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贮备一批。重点抓好东方矿业锰整合15万吨电解锰生产线二期建设、华润雪花20万吨/年啤酒生产线项目、丰达合金锰基合金三期扩建、沃华德10000台套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我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突出抓好拟投产项目实施,分解责任,落实任务,加快推进,确保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工业新的增量。二是帮扶骨干企业,实现恢复增长。对锰锌骨干企业,从原材料保障、电力供应、电价下浮、税收地方部分返还等环节加以扶持,帮助企业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释放产能增产增效;积极支持支持酒鬼酒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营销走出困境;支持我州高纯金属、合金材料、微细粉体、新型储能等新材料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医药食品、民族民间、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多点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三是力争新增贷款,破解资金制约。支持和鼓励省级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采取多种形式,组建融资平台;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力争完成州兴业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工作,提高担保能力;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对符合“西开”、“两民”贷款贴息政策的工业企业,优先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支持;积极支持工业企业直接融资,鼓励采用集合票据、股权交易等方式募集资金,加快发展。全力支持企业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加快上市融资进程。全年力争新增工业贷款,努力缓解园区、企业、项目建设资金困难。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大力鼓励与扶持企业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来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电力、原材料、运输、资金等生产要素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争取省实施电价补贴政策,合理调度原料供应,加强银企合作与扶持资金,确保企业达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