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二季度“四上”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湘西州二季度“四上”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来源:湘西州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07-21 字体大小:

  上半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和自身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湘西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州“四上”企业从业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工资进一步提升,但受第二产业生产低迷及价格因素等影响,“四上”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同比出现下降。 

  一、“四上”企业就业基本情况 

  (一)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从业人数略有下降 

  2016年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数为612个,有家企业停报,实报企业数为60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同比下降2.3%;从业人员为8.2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696人,同比下降0.8%。其中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期未在岗人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数为8922人,减少547人,同比下降5.8%;集体单位从业人数5613人,增加103人,同比增长1.9%;其他所有制单位人数67030人,减少250人,同比下降0.4% 

  (二)职工工资总额稳中略增 

  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1亿元,同比增长2%,保持稳中微增发展势头。 

  按国有、集体、其他分组,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1.9亿元,同比下降18% ;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0.9亿元,同比增长12%;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9.6亿元,同比增长4.8% 

  按行业分组,增幅靠前的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同比分别增长26.8%11.3%7.4% 

  (三)平均工资增速平缓 

  上半年全州 “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5264元,同比增长2.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5430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为平缓。 

  从国有、集体、其他单位分组来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85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8%;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66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股份有限公司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6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 

  从国民经济各行业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快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8.%,房地产业20.3%,住宿和餐饮业19.1%,采矿业10.1% 

  二、主要特点  

  (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一降一升” 

  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复杂、资源约束和价格回升缓慢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呈现下降趋势,二产从业人员为60599人,占“四上”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4.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全州“四上”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2096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5.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在岗职工比重超八成 

  上半年,“四上”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为72341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8.7%,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劳务派遣人员为2924人,占比为3.6%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其他从业人员为6300人,占比为7.7%,较去年同期增长个百分点。 

  (三)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比重超过五成 

  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中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0.9万人和0.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0.9%6.9%;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为1.4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17.4%;股份有限公司从业人员为0.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3%;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为4.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8%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过大 

  我州就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就业人员仍然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达到了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仍然存在用工紧张、招工难现象。 

  上半年,从四上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其中制造业单位数240个,房地产单位数100个,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分别为39.24%16.3%。从从业人员分布情况来看,全州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81565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5299人,建筑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3915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的比重分别为43.3%17.1% 

  (二)收入在不同行业的差距持续拉大 

  16个行业中,有个行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工资的3.7倍。要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就业和工资合理稳定增长的,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四、对策建议 

  针对“四上”单位从业人员总量出现下降的情况,我州应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引领全州就业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推动就业转型,进一步减税降费以降低就业创业成本,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 

  (一)以创业创新引领就业发展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以创业创新引领我州就业发展。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登记注册方式,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开辟创业扶持“绿色通道”,推进全州“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积极拓宽创业投资融资渠道。 

  (二)以产业升级推动就业转型 

  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通过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市场就业潜力。 

  (三)以职业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重点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推进职业教育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和劳务输出企业需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打造焊工、维修电工、服务缝纫工、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品牌。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