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成立60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历史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州通过大力实施创新推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园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特点,在推动全州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促进经济升级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总体规模稳步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开始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发动和引导中国的科技大军投身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我州积极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州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工业行业受到国际市场变动影响,生产萎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州委、州政府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在稳增长的同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至2016年末,全州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达到1197人,较上年增加了153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达98件,较上年增加23件。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67.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3.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大大提高了全州产业技术层次,2016年全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较上年增长0.6%,占GDP比例达到3.3%。
二、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为整合创新资源,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我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启动实施平台载体升级工程,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在全州打造了一批以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至2016年末,全州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科技孵化器3个,科技金融机构2家。全年实施科学研究项目60个,财政用于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亿元。2016年签订技术合同18份,实施专利申请1377件,授权专利533件。为增强市场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积极自主研究、加强科研院校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系列名优产品。泸溪县金天铝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中科院等院校合作,研制出超微细球型铝粉和高档铝银颜料;湖南老爹公司依托吉首大学科研优势,开发了果王素、猕猴桃饮料等产品;湖南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打造有机醋系列产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全州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传统产业改升级,新兴领域加速形成
2016年,全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兴新产业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传统产业企业改造而成,一批系统性强、战略意义突出的新兴领域加快发展,一批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信息领域,以保靖新中和电讯设备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产品制造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州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物领域,以湖南湘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湘西华方制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药生物技术、中药和天然药物等产业的创新活力持续旺盛,满足百姓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能源领域,高效节能技术产业增加值,已经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四、重点领域集聚发展,支撑作用日渐突出
全州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领域、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通过建平台、强服务,抓项目、促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孵化扶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积极培育上市企业,持续保持、稳定老企业发展,促进老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产业优势的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效应、集聚程度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至2016年末,全州高新技术企业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的20家。湘西经济开发区、泸溪县工业集中区、保靖县工业集中区、永顺县经济开发区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域,2016年仅湘西经开区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占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18.8%。在产业领域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62.4%;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5430.7万元,同比增长24.6%;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扩大,成为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应用水平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成就明显
2016年,全州通过推动实施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传统领域的技术创新及结构调整,进一步增进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有效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建成了基本覆盖全州的高性能通信网络,共有移动电话用户180.58万人、互联网使用户数37.47万户。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探索完善相关政策和体制,推进电子商务实现从应用推广向深入普及过渡,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6年全州邮电业务总量39.9亿元,增长62.6%;农村电商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加速发展,初步形成覆盖全州的现代教育传输网络,医院信息系统在大中型医院基本普及,实现了医保实时结算。此外,通过重大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全州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运行,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六、政策体系支撑有力,人员创新积极性提高
随着国家及省州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实施,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一些科技人员开始带着技术成果走向社会、走向市场,通过自己出资、合伙经营或技术参股等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外出打工人员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州内创业的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转变观念,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意识普遍增强,科研机构特别是转制科研机构抛弃小富即安的思想,纷纷根据发展科技产业的要求,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有不少已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迈出较大步伐。高等学校积极调整办学方向,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在了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发展环境良好,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得到进一步消除,促进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