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特色明显 发展动力亟待增强

农村产业特色明显 发展动力亟待增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6 字体大小:

  --1-8月我州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浅析

  今年1-8月,我州克服洪涝灾害、晴热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一、主要特点

  1.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同程度减少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完成后,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回调。因此,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均有所减少。从报表数据看,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2.0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了9.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小幅减少,播种面积129.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6%。豆类、薯类播种面积为10.826.0千公顷,减幅明显,均超过了20%,分别下降23.7%24.3%。油料播种面积52.8千公顷,下降10.2%,其中,花生播种面积9.0千公顷,下降11.5%,油菜籽播种面积43.8千公顷,下降9.7%。烟叶、中草药、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3.88.357.3千公顷,分别下降8.5%10.9%9.9%。瓜果类播种面积为6.82千公顷,小幅增长,同比增长2.1%

  2.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油茶产业建设进展迅速。今年来,我州持续把油茶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当家产业来扶持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油茶产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州共完成油茶新造面积13.5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10.8万亩,完成幼林抚育面积3.1万亩。

  (2)茶叶产业来势较好。各级政府看好茶业脱贫前景,规划5年内扩建7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确保全州茶园面积从现在的3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带动100万茶农增收。目前,我州黄金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超过4000吨,年产值超过8亿元,是我国黄金茶主要产区。“保靖黄金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猕猴桃支柱产业凸显。凤凰县是我州猕猴桃生产主要产区之一,挂牌成立了凤凰猕猴产业联盟,产业健康发展。全县高标准猕猴桃产业园面积已达6万多亩。并着力构建猕猴桃生产、经营新体系,实现产业向市场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品牌化转型。永顺县近年来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成为永顺县主导特色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发展到10余万亩,建成无公害猕猴桃产地认定面积5.5万亩,初步形成了主产地。

  (4)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将乡村旅游脱贫工程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积极探索“景区带村、村落景区、公司+村集体、能人带户”四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我州乡村旅游发展来势好,农家乐、乡村游等项目在我州农村普遍兴起,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实惠,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三、存在问题

  1.发展茶业种苗缺口大。据测算,5年内新开发70万亩茶园,共需良种茶苗20亿株,即每年需要4亿株。目前我州每年茶苗供应量仅7000万株左右,缺口巨大。

  2.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我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受历史及地域等因素影响,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没有优势。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少,难以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州农业生产经营人员62.08万人。其中,未上过学的占7.1%,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分别占42.9%42.6%,高中或中专仅占6.4%,大专及以上只占1%

  四、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性投入是重要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补齐短板,大力引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人才。配套科研设施,健全机制体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人才回流的同时,引进并留住外地优秀人才。

  3.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鼓励更多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员从事农业经营活动。多渠道搞好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培养更多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