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消费市场增速放缓
1-10月,随着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落地,电子产品等升级类产品实现恢复性增长,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增长,但受燃油车、石油等大宗商品消费低迷影响,湘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
一、全州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1-10月,湘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基本面向好。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1-10月,食品类商品需求稳中有升,水产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蔬菜类商品同比增长2.1%,饮料类同比增长6.2%,烟酒类同比增长5%,四者共同拉动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0.2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年轻消费群体对通讯数码产品关注度增强,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快速释放。1-10月,全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高于限上法人商品零售额增速24.1个百分点。
(三)新能源汽车拉动作用显著。今年来,全州大力推进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两种类型的汽车以旧换新,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居民汽车消费热情持续上升。1-10月,全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较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拉动湘西州限额以上法人零售额增长1.2个百分点。
(四)聚集性消费明显好转。国庆假期全省A级景区假期累计客流TOP10榜单,湘西州独占3席,凤凰古城旅游区、芙蓉镇景区、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分别排名全省第四、第五、第八。吉首市乾州古城《湘西乾城非遗秀》、矮寨奇观《德夯幻境》,凤凰古城《边城》等演出场场爆满,全州纳入监测的湘西州纳入监测的40家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77.78万人次,十八洞村、茨岩塘、塔卧、矮寨奇观4个红色旅游区,假日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5.5%。1-10,全州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亿元,同比增长8.8%。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类商品拉动作用减弱。10月份,虽然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同时叠加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但汽车消费潜力已经提前释放,汽车市场消费再次出现下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1-10月,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5.4%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6%,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下拉限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二)石油及制品行业销售出现下滑。目前,国内油价已经经历了22轮调整,大部分地区的92号和95号汽油价格回落至“7元时代”。在价格因素、新能源汽车比重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1-10月,全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7.7%,降幅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下拉限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4.4个百分点。
(三)重点企业销售不振。在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州内重点企业销售疲软态势已经显现。受白酒行业整体需求萎缩影响,1-10月,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继续呈现下滑趋势,下拉限上批发业行业9.3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分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西分公司零售额呈现下降趋势,两家企业共计下拉限上零售业行业7.2个百分点。住宿行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凤凰县长松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吉首金隆(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营业额呈现下降趋势,两家企业共计下拉限上住宿行业3.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基础,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全面复苏,提出以下建议。
(一)持续关注大宗商品销售情况。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注重促消费扩内需等相关政策有效衔接,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作为影响全州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需重点关注。一方面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扩大政府消费等方法帮助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另一方面围绕家电、家装、汽车、电动车等重点领域,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实施覆盖全年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需求的释放,发挥好大宗商品消费的稳定器作用。
(二)加快企业培育步伐。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建立行业培育库。扎实有效落实助企工作,对于在库的限上贸易重点企业,要积极开展涉企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更加有效服务企业发展。同时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动态跟踪企业发展,切实解决当前企业经营困难,帮助企业分析弱项短板,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
(三)挖掘文旅市场潜在需求。今年以来文旅市场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文旅市场的红利没有完全传导到住宿行业,州内主要住宿业企业承接订单明显减少,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房价的方式提高入住率,拉低了整体营业额。建议相关部门统筹策划好年底各类展会活动稳定商旅需求,通过“延长时间、扩大空间”,以展会引流量、以流量促消费。同时,抢抓节假日等旅游节点,积极开拓当地特色文旅资源,开展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赋能住宿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