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州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努力克服摩擦增多、需求疲软等多重挑战,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标“八个再深化、再提升”、“十个统筹”、“四个高于”要求,同心同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全州规模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高开缓走。2024年,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3%,较去年同期下降10.3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看,全州规模工业经济发展呈现高开缓走态势,一季度得益于较低的基数和部分新入企业拉动,呈现较快较好的增长,二季度以来,受重点企业停产限产影响,规模工业经济出现负增长,三、四季度在较高的基数压力下,增速持续下滑,年末,随着积极政策和利好因素增多,工业生产逐步止跌回稳。
(二)采矿业持续高位运行。受同期低基数、今年新进企业(汉瑞)以及花垣县锰矿复工复产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采矿业实现较快较好发展。1-12月,全州采矿业同比增长95.2%,较去年同期增长160.1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89.3%。采矿业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去年同期0.2增至0.9%,拉动全部规模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
(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稳定运行。1-12月,全州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同比增长2.7%,拉动全部规模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表现突出,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2.0%,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3.4和0.8个百分点。全州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虽受花垣、保靖等重点工业县市用电需求减弱影响,生产和销售有所放缓,但整体波动不大,全年实现1.3%增长。
(四)工业投资持续释放。今年来,随着全州工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持续优化,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演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加快,建设投资和产业技改持续实现稳定增长。1-12月,全州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分别增长15.7%和6.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投资分别增长108.8倍、2.4%、4.3%,采矿业和制造业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44.2、22.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将对明年全州工业经济复苏,实现较快较好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五)研发创新能力稳步提升。1-12月,全州有研发费用制造业企业达到217家,覆盖面为58.3%,较去年同期增加14家企业,覆盖面增加2.2个百分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0.8%,增速高于营业收入11.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突破3.0%,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全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速较去年同期增长5.0个百分点,快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4个百分点,增加值合计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比重达到12.3%,较去年同期增长1.4个百分点。
(六)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随着全州规模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业实现较快较好发展。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全年分别增长10.9、12.3和13.8%,超过全州规模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以上,合计拉动全部制造业增速0.9个百分点,全州1+5+X”现代化产业体系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支柱行业增长乏力。受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成本增多影响,1-12月,全州支柱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33.3%、30.4%、23.6%、23.4%,除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较前三季度有所收窄,其他三个行业分别回落14.9、5.3、5.5个百分点。四大行业合计下拉全部规模工业增速达到16.0个百分点。
(二)重点区域增长分化。今年来,花垣县、保靖县、高新区等工业重点地区工业生产大幅滑坡,全年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42.5%、40.3%、31.1%,比全州平均增速分别低26.7、24.5、15.3个百分点。比同为工业生产重点地区的泸溪县低47.6、45.4、36.2个百分点,与增长最快的凤凰县相差60.0、57.8、48.6个百分点。花垣县、保靖县、高新区共计下拉全州规模工业增速达到18.0个百分点。
(三)企业生产效益不佳。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不断下行的产品价格和持续增长的生产成本,企业库存压力增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加上我州工业生产门类较少,产能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短期难以彻底改变,全州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1-12月,全州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较同期减少超过35亿元,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0.8%和69.0%。全年共计41家规模工业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等原因,无奈申请退规退库。
三、2025年规模工业运行趋势判断
展望2025年,在各级行业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利好政策逐步显现的带动下,一季度有望实现“开门红”。在相对较低的基数和新入企业的拉动下,上半年全州工业经济前景较优。下半年可能会因外部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变动影响企业生产,导致发展逐步趋缓,但全年工业经济将呈现积极向好的势头。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规模工业的发展和壮大,针对规模工业主导行业体量减少、结构不优、增长乏力等问题,加大对现有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提出新的优惠政策。要围绕实体经济工作要求,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培育等一系列措施壮大工业体量和质量,警惕因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下降较快,影响全州规模工业正常、有序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全州上下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精神,结合湘西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践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逐步实现三产融合,不断推进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以特色农业、传统酒业、绿色矿业、中医药和生物医药、新能源5个支柱产业产业为重点的“1×5”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三)进一步加强纾困增效。针对目前制造业企业外部销售不畅、价格回落,内部成本增多、库存积压等现实问题,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仍需继续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帮扶,通过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用电保障、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等方法和措施,切实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