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服务业稳步恢复 经营质效仍待提升 ——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规上服务业稳步恢复 经营质效仍待提升 ——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来源:服务业科 发布时间:2025-02-17 字体大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湘西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释放宏观政策组合效应,全州经济运行有序恢复、总体平稳,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但受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质效、均衡发展,动能培育不足等问题仍亟需关注。

一、主要运行情况

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生产经营稳步恢复,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8.8%。

    (一)生产经营稳步恢复。随着一揽子稳增长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全州服务业运行持续恢复。1-12月,全州1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4.8%,与一、二、三季度相比,分别提升2.0、0.7和0.5个百分点。25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0%。分行业看:公共设施管理业,土地管理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娱乐业等5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除以上行业外,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重点领域支撑有力。一是重点行业发展较好。1-12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核算的97家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增长8.8%,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66.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3.2个百分点。二是涉旅企业增长较快。1-12月,全州29家涉旅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22.2%,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45.7%,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个百分点。三是主体行业支撑稳定。1-12月,全州规模以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4.0%,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30.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

(三)新兴动能潜力释放。一是新增企业贡献显著。2023年全年和2024年1-12月,全州共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23家。23家单位1-12月共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34.1%,呈现高速增长,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25.8%,拉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二是新兴领域发展较好。1-1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6.5%,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为13.3%。三是服务消费潜力释放。1-12月,规模以上体育、娱乐、文化艺术、居民服务、修理、教育等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为20.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质效提升不足。1-12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从行业来看,25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亏损,行业亏损面为48%。其中道路运输业、邮政业、房地产租赁经营、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亏损分别超过2000万元。从企业来看,167家企业中有67家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面为40.1%。从四季度规模以上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反映市场竞争激烈的占47%,市场需求不足的占41%,用工成本工上升快占29%。有37%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中,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占63%,应收账款回笼慢占50%,融资难、融资贵占32%。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25个行业大类中,道路运输、邮政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房地产租赁经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5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质效亟待提升。

(二)整体结构均衡发展不足。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收入增速看,1-12月,除花垣县和保靖县外,其余县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前三位的分别是古丈县、凤凰县、永顺县,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7%、18.3%和10.9%。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的花垣县、保靖县、吉首市,增速分别为-8.7%、-2.9%和3.4%。从企业数量看,占比最大的吉首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个数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州的43.7%和70.7%;占比较小的花垣县、保靖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只有8家,古丈县只有4家,这三个县市营业收入合计仅占全州的6.4%。二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25个行业大类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10个行业的单位数不超过2家。在重点服务业中,居民和其他服务、文体和娱乐服务业两行业的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的比重均超过50%,区域、行业发展不均衡仍较突出,不利于全面客观反映我州服务业发展态势。

(三)企业持续发展动能不足。1-12月,2023年全年和2024年月度新增的23家单位,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5.8%,拉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15家重点企业对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0.1%,拉动重点行业增长1.8个百分点。新入规企业是拉动规上服务业和重点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从近几年服务业入规申报情况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州服务业新入规企业分别为22家、17家和15家,2024年新入规企业数量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增动能严重不足,后续发展缺乏持续增长动力。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县域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县域特色为导向,推动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区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特点,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发展布局,深度挖掘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服务业项目,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创先机,借助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度高、具备行业领头效应的示范性企业,同时推动周边衍生产业共同发展。5个文旅主导型县市要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景区提质、文化赋能、主体培育、要素提升、优化服务、品牌宣推”行动,打造更具个性化、差异化的文旅服务和产品,提升旅游发展层级和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涉旅企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各县市区要积极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制定“升规纳统”工作计划、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提升企业入规意愿,着力解决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推动服务业协调发展。

(二)加快转型升级,培育行业多点发展。依托我州构建湘西特色的“1+5+X”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对服务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关注现代物流服务、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科技,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或派生服务业领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服务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要充分发掘消费新热点,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调整运营方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精准化、特色化营销,顺应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融入“互联网+”新兴业态,推动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危机应对能力。要助力生产性服务业壮大规模,优化引资结构,引导资本投向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等高技术领域,助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层次提升、贡献增强。

(三)立足企业需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服务业发展运行情况,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补短板、强弱项,提效益、扩规模,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要持续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恢复难点,推进扶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创新创造、支持做大做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