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州经济指标稳步回升、稳中向好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和内部困难挑战,全州锚定经济均衡发展目标不放松,坚持以“七大攻坚”和“三项工作”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全州经济运行顶压前行,总体呈现稳步回升、稳中向好态势。
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24亿元,增长4.4%,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比全省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长3.6%,比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4.8%,比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一是农业生产扩面稳产。全州有效抵抗洪涝灾害,培植特色农业扩面提质,品牌效益进一步突显。上半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较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重点农业产业中,茶叶、油菜、水果、蔬菜等产量分别增长10.2%、8%、4.9%、3%。生猪供需有所提升,生猪出栏数降幅较1季度收窄1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矿产企业加快恢复,高技术类制造支撑强劲。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较1季度和1-5月分别提升1.1、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较1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增长35.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降幅较1季度收窄15.4个百分点;技术类制造生产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5%,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分别增长108.3%、46%。产业融合发展较好,农副食品加工业、精制茶加工等分别增长8.5%、12.4%。三是文旅服务热点增多。不断完善旅基设施,优化旅游体验升级,树强文化底蕴品牌。全州旅游市场保持火热。1-5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8%。生产性服务业稳定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分别增长5.1%,17.5%、11.1%。文旅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7.4%,其中涉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4.3%。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扣除房地产开发项目,全州上半年项目投资增长8.2%。一是产业项目建设进展较好。全州新入库产业项目75个,完成产业投资增长16.9%,产业项目占投资比重51.6%,比去年同期提升9.1个百分点。从产业分类看,现代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29.8%、16.3%、16.6%,其中现代物流、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投资贡献较大,对产业投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33.6%、46.3%。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较快。全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3%,拉动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其中大兴寨水库工程、铜吉铁路(湖南段)、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较快,有效带动基础设施增长2.5个百分点,为全州项目投资提供较强支撑力。三是两新政策红利释放明显。全州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显效,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21%,有效拉动投资增长2个百分点。
三、市场需求逐步激活
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持续显效,网络购物节促销提前和节假日增多,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上半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比1季度和1-5月分别提升1.1、0.5个百分点。一是商品销售增势良好。全州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5%,较1-5月提升0.4个百分点,22个消费品类别中有12个实现增长。大宗商品消费中,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长6.8%,汽车消费快速回升,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8%,较1季度回升7.2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全州家电器材类、通讯器材等分别增长16.9%、66.9%。线上消费活力进一步增强,在网购促销与国补政策双重利好作用下,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商品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41.6%。三是服务消费有所加快。在文旅服务业带动下,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发展,居民出游活跃度有效提升,文旅休闲、餐饮类消费恢复增长。“五一”假期,全州累计客流123.44万人次,同比增长55.35%,有效带动全州住餐行业较快回升。上半年,全州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速较1季度分别回升0.1、4个百分点。
四、民生保障不断夯实
一是就业收入持续稳定。加大稳岗就业政策落实,实施青年就业创业支持计划,优化出台大学生创业等相关政策,有力保障全州就业稳定形势。上半年,全州城镇登记失业率1.02%;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75.9%、95.1%。二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持续高于经济增速、高于国省水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444元、7270元,分别增长5%、6.3%。三是民生实事高效推进。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省十大民生实事24个项目中已提前完成11项,州五件民生实事11个项目时序推进。四是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积极部署开展“夏季攻势”,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锰三角”治理等突出问题整改,39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7.4%,PM2.5平均浓度综合指数持续排名全省第一,城市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3.2%、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州上半年经济在1季度的基础上持续加快回升,但也要看到州内发展需求不足,产业基础薄弱,新兴经济规模不大,创新发展举措不强等问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优产业、扩内需、补短板,努力推动全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