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湘西州消费市场平稳开局
今年以来,全州消费市场克服了工业主导产品价格下滑、部分企业停产、矿产品销售市场低迷、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跌、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长乏力等多种不利因素,积极落实消费政策,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全州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销售市场四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升一降。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1-3月,全州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5亿元,同比增长9.1%,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11.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1亿元,同比增长8.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97亿元,同比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亿元,同比增长10.2%。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6.1亿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8%。分县市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凤凰县、花垣县、永顺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低的是吉首市和保靖县。从限额以上零售法人单位零售类值看:与上年同期相比零售额增长较快的商品主要有: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烟酒类;饮料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平缓的商品主要有:汽车类;书报杂志类。增速下降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及制品类。
从销售市场来看,1-3月,全州批发业销售额40.9亿元,同比增长10.3%;零售业销售额50.6亿元,同比增长9.1%;住宿业营业额3.9亿元,同比增长9.0%;餐饮业营业额6.8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增速高于上年同期,零售业销售额增幅大幅回落。
二、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扩大、增幅回落
1-3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亿元,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比增长9.1%,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
(二)批发、零售业仍是拉动消费的主导力量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业和零售业仍是全州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1-3月,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0.9亿元,同比增长10.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0.6亿元,同比增长9.1%。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占市场总额的比重为89.5%。零售市场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1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2.3%。
(三)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稳步回升
1-3月,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19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较去年同期回升37.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05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升19.3个百分点。
(四)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1-3月,全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0.8亿元,同比增长53.6%;饮料类零售额0.3亿元,同比增长24.7%;烟酒类零售额0.2亿元,同比增长11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00.6%;日用品类零售额0.3亿元,同比增长25.1%。主要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都呈现快速增长。
(五)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零售额双双下跌
1-3月,全州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销售额7.2亿元,同比下降12.5%;实现零售额6.2亿元,同比下降13.7%。1-3月,中石化湘西分公司、中石油湘西分公司两家企业成品油销量都增长12%以上,但由于成品油价格下降明显,两家企业均呈现量升价跌,销售、零售总额都呈现大幅下降。
三、影响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大宗消费品对市场拉动力不足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油价经历13连跌, 2015年2月上旬价格触底,后有小幅回升,但单价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呈大幅下降。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跌对我州成品油销售市场造成明显影响。1-3月,全州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6.2亿元,同比下降13.7%。1-3月,成品油销售价格0#柴油平均单价同比下降26.3%;93#汽油平均单价同比下降20.8%。中石化湘西分公司、中石油湘西分公司两家企业销量都呈现较快增长,但由于单价下降明显,两家企业销售、零售总额都呈现大幅下降。由于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在全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总额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占全州限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零售额的57%,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拉动全州限上法人单位零售额下降7个百分点,对全州消费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1-3月,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州销售额较大的汽车企业主要集中在吉首市。乾州新区汽车城的几家汽车销售企业相继开业后,因相对集中,环境、服务较好,积极引进新款车型,加大宣传力度并开展购车优惠活动,销售情况较好。在行业的竞争中,新兴企业挤占市场后,部分老牌企业销售额明显下降。汽车行业增长后劲不足。
(二)限额以上消费结构失衡
1-3月,在限上零售法人企业零售类值中,按商品用途分,吃类商品占限上批零企业零售额11%, 穿类商品占4%,用类商品占11%,居住类商品占2%,汽车类商品占1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占57%。石油及制品类占限上批零企业零售额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7.6个百分点。限上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占比过高,一方面反映出我州限上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不利于全州的消费格局合理发展,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一家独大”的局面对限额以上消费市场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日趋明显。
(三)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近年来,在我州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医疗、住房支出所占比重较大,防养老、防生病等预防性动机导致“轻消费,重储蓄”的消费观念表现突出,一定程度上导致即期消费乏力,加之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居民持币惜售心态严重,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消费倾向下降。
四、对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培育壮大限上商贸企业
一是要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限额以上企业,充分发挥现有限额以上企业龙头作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其规模发展,为我州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二是要重点培育一批限额以上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三是要积极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入驻湘西,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消费品位。
(二)加强宏观调控,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收入决定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最根本途径。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抑制房价过快、过猛上涨;继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全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小这些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分流作用。逐步改善“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现状,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其在“能消费”的基础上,做到“敢消费”、“愿消费”,最终“去消费”。
(三)强化旅游带动效果,促进消费市场发展
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近几年来,我州旅游宣传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州旅游市场无论在旅游接待人次还是旅游收入上,都形势喜人,2015年一季度全州共接待游客641.9 万人次,同比增长32.3%;实现旅游收入40.97亿元,同比增长39.02%。我州旅游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湘西旅游品牌效应显现。但是与之配套的消费设施、服务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星级宾馆数量少,综合购物、游乐场地少,游客消费力度小。湘西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相关的文化产业没能形成新的消费点,游客的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发掘,旅游带动效果不明显。应充分发挥我州旅游资源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强化旅游带动效果,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市场新发展。
(四)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全新的消费增长点
发展电子商务,对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大众创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4月14日,全州发展电子商务动员大会在吉首召开,标志着我州电子商务正式上升到全州战略布局全面启动实施。要充分发挥我州“气候上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含硒带,植物群落间的亚麻酸带”这一“三带理论”的环境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政策引导,按照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科学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以农副产品、文化旅游商品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要鼓励传统商贸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商进行对接和协作,要积极研发特色新型食品,要打造品牌产品,做好产品宣传,打造全新的消费增长极,使之成为拉动全州消费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