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2014年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2014年,随着我县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就业,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从业人员劳动工资总体概况
(一)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增长
2014年,全县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6562人(不包括私营、个体,下同)。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从业人员5521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98人;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943人。
(二)工资总额、在岗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14年,我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4533.7万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771.2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16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5%。增幅较快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二是今年九月我县各事业机关单位津补贴调标,补发1-10月每人平均4000元的增资额。
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6673元,比去年同期增18.51%;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03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9%;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7198元,比去年下降18.93%。
2.分行业看,行业之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存在较大差距。从十九大行业情况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达106838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15980元。最高行业的人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6.69倍,差距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
行业间的差距依然明显。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与最低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差距为90858元,行业间工资差距拉大,不利于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用工紧张、招工难现象。一方面,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岗位需求不符合求职者的求职意向。
(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报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企业账簿善未健全,无独立的会计核算人员,报送数据也是根据平时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另外,填报人员对报表中的部分指标存在误解,像许多企业把临时工归到了其他从业人员,因此今后应加强对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报表报送前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数据质量。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应加强对高收入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加大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行业要确保最低工资和生活费发放标准,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悬殊,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
(二)实现经济发展和夸大就业良性互动,缓解就业矛盾。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来开拓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岗位;另一方面加大对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这几大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岗前培训,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岗位需要。
(三)加强对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对容易存在理解错误的地方以及指标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做好联系方式的更新,以便于交流沟通。对于迟报、漏报、盲报的企业单位加大执法力度,在下一年度将作为重点核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