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在全球经济环境整体趋紧、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构调整和发展动能转换处在关键期,全州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一季度,全州规模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04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企业累计用电总量7.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了6.9%。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7亿元,同比下降25.5%。
一、工业发展缓中趋稳突出五个继续
(一)轻快于重的局面继续显现
一季度,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42.17亿元,实现增加值13.04亿元。从轻重工业的发展来看,轻工业的增长仍快于重工业。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同比下降1.9%;累计实现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0.2%。重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4亿元, 同比下降33.7%;累计实现增加值8.53亿元,同比仍出现负增长。
(二) 新兴行业的增长继续加快
从年初以来,随着我州工业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迈进,全州工业中的新兴行业发展比较快速。一季度,全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28.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同比增长19%;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19亿元,同比增长4.1%;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0.13亿元,同比增长147.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同比增长97.1%。
(三) 产业结构的调整继续改善
随着新型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新型化工业推进工作的深入,全州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改善。一是高能耗行业进一步萎缩。一季度,六大高能耗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85亿元,同比下降22.2%,其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同比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同比下降4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1.88亿元, 同比下降39.9%;电力热力生产业供应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同比下降17.1%。二是部分传统行业进一步萎缩。白酒产量同比下降21.7%,纱产量同比下降4.5%,合成复合肥料产量同比下降28.8%,锌产量同比下降47.4%,电解锰产量同比下降45.7%。
(四)工业园区的增长继续走强
随着“73”计划顺利推进,全州在建标准厂房面积47.9万平方米,引进了一批工业企业驻园生产。目前,园区工业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已达52.1%,园区成为全州工业调结构、促升级的主阵地。一季度,全部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湘西经开区规模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35.8%;吉首市经开区累计实现增加值0.77亿元,同比增长19.5%;保靖工业集中区实现增加值1.31亿元, 同比增长4.2%;龙山工业集中区累计实现增加值0.21亿元,同比增长17.3%。
(五) 区域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
从全州分县市情况来看,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一季度,我州8个县市中有4个县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分别是吉首市同比增长8.5%、凤凰县同比增长5%、保靖县同比增长9.9%,永顺县同比增长7%;有4个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分别是泸溪县同比下降15%、花垣县同比下降7.5%、古丈县同比下降9%、龙山县同比下降6.3%。全州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县市相比,两者增速相差24.9个百分点,比上月的差距缩小了12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稳中求进凸现四个阻碍
(一)锰锌产品价格仍现低迷
3月底,电解锰市场价格在10100元/吨左右,比上月略上涨了200元/吨,价格呈在仍低迷中徘徊,而锰企业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目前企业生产成本超过11000元,入不敷出,企业亏损加剧,导致企业停产面扩大。截止目前,全州电解锰产量同比下降44.3%,锰冶炼行业增加值下降40.5%。电解锌1-3月市场均价在14150元/吨左右,较上月涨了55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8%,企业仍保持微利,而受去年10月至今年年初市场价格低迷影响,部分锌企业仍处于停产和限产状态,电解锌产量同比下降21.1%,锌冶炼行业增加值下降45.1%。
由于锰锌矿业是我州规模工业的主导行业,锰锌企业总量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以上,锰锌企业的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造成部分企业停产和限产的局面仍未改观,必将进一步对我州工业的发展形成下拉效应。
2016年电解锰电解锌价格变动情况(每月平均含税均价) | ||||
|
|
|
|
元/吨 |
项目 |
工业品出厂 | |||
电解锰 |
电解锌 | |||
今年价格 |
去年价格 |
今年价格 |
去年价格 | |
2月 |
9900 |
11500 |
13600 |
16130 |
3月 |
10100 |
11300 |
14150 |
16050 |
(二)企业停产局面仍未扭转
截止3月份,规模工业企业当月停产企业达64家,比上月停产企业虽有所减少,但其占全州292家规模工业总数仍在20%以上,其中,电解锰行业49家企业中有32家停产,占行业企业总数65.3%,停产面高达半数以上。电解锌行业12家有3家停产,占行业企业总数25%,停产面达四分之一。锰锌行业企业大规模停产,导致整个行业开工率不足,生产也上不去。可以说,锰锌企业的大面积停产对我州工业生产的增长造成了严重制约。
(三)重点行业颓势仍在持续
一季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6%,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7%;有色金属矿采选增加值同比下降5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9%;电力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9%;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重点行业所表现的颓势对整个工业生产的制约也是严重的。
(四)骨干企业生产仍未改观
一季度,我州规模工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全州大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39亿元,同比下降51.2%;实现增加值4.15亿元,同比下降43%。全州部分重点企业如湘西自治州丰达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泸溪蓝天冶化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太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东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太丰矿山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轩华锌业有限公司等规模工业企业的生产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上半年工业经济的走势预计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当前全州工业仍处于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目前,世界经济难以有较大的复苏,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仍较为疲软,短期内难以真正走出低谷。而国内方面,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会逐渐发挥积极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加之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后出现的新局面、新政策、新举措将会对我州工业回升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可以预见,一季度后随着矿产品市场价格逐步复苏,停产企业开复工的逐步正常化,新建企业的产能逐步释放,新兴行业发展的逐步发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结构调整效能的逐步发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效果逐步体现,综合判断,上半年的我州工业经济将继续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渐进”的运行态势。
建议政府各级、各部门共同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及时加强工业经济预警预测。坚持经信、园区、统计等部门定期加强联系,做好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坚持定期走访重点企业,深入企业、项目建设现场调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资金、原料供应不足、用电、用水、用工的问题,使企业正常生产,确保全州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三)重点关注支柱产业发展。科学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特别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对矿产业、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要重点关注。推进产业向精细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循环、产品精深加工等方向发展,努力构建具有我州特色现代工业体系。
(四)加快新纳规上工业企业投产达效。确保重点企业正常运行,停产企业复产达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督促新建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企业,确保对我州工业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拉动。
(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目前,我州正处在工业化初期迈向中期的阶段,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调整工业结构的步伐,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仍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则。